虚拟仿真
在互联网热的时代背景下,产生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新概念,如流量池、互联网+、人工智能、虚拟仿真等。很多概念成熟落地,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,但人们对其了解还是知之甚少的。以虚拟仿真为例,“虚拟仿真”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,但是人们真的了解“虚拟仿真”吗?“虚拟仿真”到底是什么?它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?
虚拟仿真又称虚拟现实,由英文“Virtual Reality”翻译而来,简称“VR”,是人类利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,通过计算机将现实生活中的时间、现象模拟出来,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事物本质,深入地观察实验现象。以仿真的方式给参与者创造一个现实之外的3D虚拟世界,并通过一些辅助传感设备如键盘、鼠标、头盔显示器(HMD)、运动捕获装置等,提供学习者探索仿真对象在所处环境中的作用与变化的场景,并由此产生沉浸感。
虚拟仿真的概念可追溯到1935年美国科幻作家爱斯坦利·温鲍姆在小说《皮格马利翁的眼镜》中描述了一款VR眼镜,能够让使用者实现视觉、嗅觉、触觉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。1965年,美国计算机图形学之父伊凡·苏泽兰提出了虚拟仿真概念的基本思想和系统性描述,并在1968年发明了第一个头部位置追踪系统,这被认为是虚拟仿真技术的初创阶段。1985年,美国NASA开发出 VIEW系统用于虚拟行星探测,此系统可提供手势、语言等交互手段,是第一个“完整”的虚拟仿真系统。
进入 21 世纪,随着各类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,特别是得益于计算机软、硬件的快速发展,相继出现了许多基于不同应用场景的虚拟仿真设备,虚拟仿真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迅猛发展。
更多详情,请留言
-
您可致电010-64922321或在右侧留言,获取您专属的动作捕捉解决方案与报价单
-
- 领域 *
- 提交留言